当前位置:首页 > 贵溪共青团

共青团贵溪市委开展“贵才归巢”活动
着力推动大学生为家乡事业“添砖加瓦”

发布日期: 2021- 11- 24 浏览次数: 字号:[ ]

2018年共青团贵溪市委以在清华大学召开“贵溪籍在京学子交流见面会”为契机,成立了江西省首个青年大学生联合会——贵溪青年大学生联合会,吸引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100余名贵溪籍大学生的加入(现已有300余名学生加入),积极鼓励引导青年人才服务家乡发展。共青团贵溪市委以此为平台强力联合贵溪市委人才办、市劳动就业局、市扶贫办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贵才归巢”活动,积极帮助贵溪籍在读大学生牵线搭桥,落实暑期社会实践单位,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力量。

近年来,贵溪市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吸引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不断优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团市委不断扩大“贵才归巢”活动吸引力和吸引力,连续4年为400余名贵溪籍在读大学生牵线搭桥,成功参加了社会实践,参与并服务了家乡社会发展。

一、筑巢引凤来,花开蝶自来

(一)广泛宣传,扩大品牌影响。线上依托市级融媒体、大学生联合会和共青团贵溪市委公众号等方式,大力向社会宣传“贵才归巢”活动品牌。并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下文,发至全市各单位、企业,达到宣传最大化。线下召开大学生暑期实践见面会,充分了解大学生暑期实践意向,并结合个人意愿、单位需求以及实际情况,遵循双向选择原则,完成暑期实践岗位接洽。实践结束后,组织大学生开展“看家乡”活动,参观学习工业园区、贵塘沿线等地方的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等,让大学生对家乡人文环境、经济发展有个全新了解,吸引更多的高校学子关注家乡发展。

(二)抓住机遇,延伸品牌效应。借助贵溪市委、市政府出台的贵溪市“大学生回村工程”、贵溪市公开招聘“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等人才引进相关措施以及贵溪市“贵人工程”人才行动计划的东风,不断深化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模式,并结合“赣鄱乡村好青年”选树工作,大力开展大学生新型人才技能、农村实用型人才等特色培训,为“贵才归巢”活动提供了创业就业的延续,不仅提高了大学生回乡发展的积极性,更充分解决了大学生暑期实践后无法直接就业的后顾之忧,真正做到“贵才归巢”。

(三)提高待遇,发展内生动力。为期1—2个月的暑期实践,用人单位需为大学生购买意外保险,对于家离实习单位较远的大学生需要提供交通补贴以及中餐补助。对于部分下班无法回家的大学生还需提供住宿条件。积极和用人单位沟通,结合单位实际情况,适当给与大学生实习补贴。对于实践期间表现优秀的大学生颁发“优秀暑期实践大学生”荣誉称号,通过提高工作条件、补贴待遇以及频发荣誉等方式,大力提升了大学生积极参加“贵才归巢”活动的内生动力。

二、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

(一)实践成才,磨砺始得玉成。“贵才归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初衷就在于,为更多贵溪籍学子搭建高校通向社会的桥梁,引导大家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思考和观察结合起来,储备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学生了解市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只有走出校园,去认识更广范的环境,才会明白什么叫天地无限宽,才会有动力和目标去不断努力奋斗;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绽放青春,服务中心大局。“疫情防控—敲门行动”“城市创建”“河小青—巡河护河行动”“防汛”,闻声而动,积极响应组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突击队,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贵溪籍大学生的身影。疫苗接种上门宣传、城市创建交通劝导、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火车站、超市、小区门口、医院),防汛救灾挺身而出,充分展示出我市大学生青春风采,体现我市青年担当,更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这也是共青团贵溪市委创建“贵才归巢”活动的目标和使命。

(三)历经风雨,铸就人生彩虹。“贵才归巢”活动的开展,给了大学生一个好的实践平台,让他们走出大学的“象牙塔”,从“温室里的花朵”转变成饱受风霜磨砺的“寒梅”,从打造“盆景”到连成“风景”,为他们日后的茁壮成长巩固了基础。 共青团贵溪市委连续四年对参加“贵才归巢”活动的大学生进行回访和座谈,虽然有些已经踏入社会,有的也还在学校继续深造,但对于参加活动的他们都对暑期实践活动充满的感激:“这是我们人生中很关键的一次锻炼”“学校和社会存在的很多差异,让我对今后的人生规划有了清晰的认识”。

三、实干促振兴,贵才终归巢

社会发展飞速,互联网企业入驻,撂荒土地变成“互联网+认养扶贫基地”,陈旧的土屋被改造成民宿,祖辈传下的技艺成了致富门路。但是,农村因为留不住人才、缺乏人才,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掣肘。通过4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参加活动的400于名大学生中,已就业的已有200余人,其中回村创业人员20余人,回村就业人员80余人,为我市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人才输入。

(一)服务产业,促增收致富。2021年,一共推荐了近50名的大学生到乡镇开展暑期实践活动,他们投身于家乡的建设,在脱贫攻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上建言献策,在防疫抗讯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在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回报家乡。金屯镇金屯村,在“碳汇指标”上做文章,成功促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流镇大学生返乡创业“百香果基地”、雷溪镇“绿色生态农业”等都有我们暑期大学生的身影。

(二)服务教育,促文化自信。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思想保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采取符合农村、农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也是“贵才归巢”活动重要的一部分。依托暑期大学生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组建一支“大学生宣讲员”去乡村、去校园,走进红色名村、红色古镇,开展系列红色文化故事宣讲,加强农村青少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充分发掘和发扬贵溪本土红色文化,切实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

(三)服务治理,促乡风文明。积极鼓励本地大学生参与乡村治理工作,积极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地处偏远的泗沥镇何家村过去燃放烟花爆竹,一户人家少则百余元,多则上千元,甚至上万元,后来暑期实习的大学生叶圣涛进村入户,通过做通自己家工作后,积极倡导将移风易俗写进村规民约,如今大家自发遵守村规民约,省去这笔钱的同时,美化了环境,弘扬了新风。不仅如此,还积极帮助协调、沟通在外大学生因老家新农村建设拆除引发的党群纠纷、邻里纠纷等问题,有效将矛盾积极化解在基层。

“贵才归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共青团贵溪市委服务青年人才的一项常规工作,更是探索青年积极创业就业的一项创新工作,贵溪团委将继续按照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团结联系广大贵溪籍优秀青年,为家

乡的发展添砖加瓦,为贵溪发展奉献青春力量。

乡的发展添砖加瓦,为贵溪发展奉献青春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